全自動殺菌釜的殺菌方式根據加熱介質、工藝特點及適用物料的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其核心差異在于熱量傳遞方式與介質特性,以下是常見的殺菌方式及技術特點:
一、蒸汽殺菌:傳統(tǒng)高效的經典模式
蒸汽殺菌以飽和蒸汽為加熱介質,通過蒸汽冷凝釋放大量潛熱實現(xiàn)快速升溫。其工作原理是:全自動殺菌釜內通入飽和蒸汽,排出空氣后使釜內維持一定壓力(通常 0.1-0.2MPa)和溫度(100-135℃),蒸汽直接接觸物料包裝表面,通過熱傳導與對流將熱量傳遞至物料內部。
優(yōu)勢:傳熱效率極高(蒸汽潛熱遠高于熱水),升溫速度快,適合高溫短時殺菌(如低酸性罐頭);設備結構簡單,維護成本低。
局限:對包裝密封性要求高,蒸汽直接接觸可能導致軟包裝膨脹變形;若全自動殺菌釜內殘留空氣,會形成 “冷點”(空氣導熱性差),導致殺菌不均勻;不適合含顆粒、高黏度物料(顆粒內部傳熱慢,易出現(xiàn)殺菌不足)。
二、熱水噴淋殺菌:精準控溫的主流選擇
熱水噴淋殺菌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式,通過循環(huán)熱水經高壓噴嘴形成均勻噴淋,強制與物料表面進行熱交換,其核心在于“介質循環(huán)+強制對流”:
升溫階段:蒸汽加熱循環(huán)水至目標溫度,熱水通過噴嘴呈扇形或錐形噴灑在物料表面,形成動態(tài)熱交換層,避免蒸汽殺菌的“氣膜熱阻”;
保溫階段:循環(huán)泵持續(xù)驅動熱水循環(huán),確保全自動殺菌釜內各區(qū)域溫度偏差≤±0.5℃,尤其適合含顆粒、高黏度物料(如八寶粥、肉醬)—— 噴淋的沖擊力可破壞顆粒表面靜態(tài)熱阻,加速熱量向內部傳遞;
優(yōu)勢:溫度均勻性優(yōu)異,對包裝適應性強(軟包裝、硬罐頭均可),可通過調節(jié)噴淋壓力控制物料受熱強度,減少包裝破損風險;部分設備支持“蒸汽 + 熱水”雙模式切換,兼顧升溫效率與保溫穩(wěn)定性。
三、蒸汽-空氣混合殺菌:低壓環(huán)境下的柔性殺菌
蒸汽-空氣混合殺菌通過向全自動殺菌釜內通入蒸汽與壓縮空氣的混合氣體,利用空氣的 “緩沖作用” 降低釜內壓力,同時維持殺菌溫度,其關鍵是控制蒸汽與空氣的比例:
混合氣體中空氣占比 30%-50%,可將釜內壓力控制在較低水平(如 0.05-0.1MPa),避免軟包裝(如鋁箔袋、塑料袋)因壓力過高而膨脹破裂;
適用于對壓力敏感的物料(如真空包裝的肉類、低溫肉制品),既能達到殺菌溫度(80-100℃),又能保護包裝形態(tài);
局限:空氣導熱性較差,需通過攪拌或氣流循環(huán)增強傳熱,否則易出現(xiàn)局部溫差。
四、淋水-蒸汽組合殺菌:高效與節(jié)能的平衡
這種方式融合了蒸汽的快速升溫與熱水的均勻保溫優(yōu)勢,分階段切換介質:
升溫階段:通入蒸汽快速提升全自動殺菌釜內溫度至殺菌閾值(如121℃),利用蒸汽潛熱實現(xiàn)高效預熱;
保溫階段:切換為熱水噴淋,通過循環(huán)熱水維持溫度穩(wěn)定,避免蒸汽持續(xù)通入導致的壓力波動;
冷卻階段:引入冷水噴淋快速降溫,同時回收熱水余熱(通過熱交換器預熱新水),降低能耗。
適用場景:需嚴格控制升溫速率的物料(如乳制品、醬料),既能快速達到殺菌溫度,又能避免因高溫長時間作用導致的物料品質劣變(如風味損失、營養(yǎng)成分破壞)。
五、過熱水殺菌:超高壓環(huán)境下的深度殺菌
過熱水殺菌是將水加熱至沸點以上(100℃以上),在高壓(0.2-0.5MPa)下保持液態(tài),通過過熱水的強制循環(huán)實現(xiàn)殺菌,其特點是:
過熱水溫度可達 120-150℃,且導熱性優(yōu)于蒸汽,適合需要超高溫度殺菌的低酸性物料(如肉類罐頭),能在短時間內殺滅耐熱芽孢(如肉毒桿菌);
高壓環(huán)境可抑制物料中水分蒸發(fā),避免因水分流失導致的口感變差(如水果罐頭的果肉干癟);
對設備耐壓性要求極高,全自動殺菌釜釜體需采用高強度不銹鋼(如316L),成本相對較高。
不同殺菌方式的選擇取決于物料特性(pH 值、黏度、顆粒大小)、包裝類型(軟包裝/硬罐頭)及殺菌目標(商業(yè)無菌、巴氏殺菌)。從技術趨勢看,熱水噴淋殺菌因均勻性、適應性及可控性優(yōu)勢,已成為食品工業(yè)的主流,而蒸汽 - 空氣混合、過熱水等方式則作為補充,滿足特定場景的精細化需求。
本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m.gzguanshou.cn/